一审新的证据可以在法庭提供吗
日期:2025-05-18 作者:admin 阅读 6 +
日期:2025-05-18 作者:admin 阅读 6 +
一、一审新的证据可以在法庭提供吗
1.一审时通常可于法庭规定的举证期限内递交新证据,若因客观缘由于该期限内无法提供,经法院准许,可在法庭调查阶段提供。
2.然而,若故意拖延举证,或许会遭遇证据失权等不利后果。新证据需与案件基本事实相关,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存在、变更或消灭等情形。
3.比如在民事诉讼里,当事人可能在一审开庭后找到新的书证、物证等,经法院准许后可在法庭上展示。总之,能否在一审法庭提供新证据,需依据具体状况以及法院的相关规定来判别。
二、一审法庭提供新证据有什么法律规定吗
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》,一审中当事人提供新证据有相关规定。
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,若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新证据,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形处理。对于一般的新证据,若理由成立,法院会采纳并酌情训诫、罚款;若理由不成立,法院不予采纳。
“新证据”包括: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;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,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。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,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。
三、一审庭审后新证据还能向法庭提交吗
一审庭审后通常仍可向法庭提交新证据,但有条件限制。
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》,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: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;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,经人民法院准许,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。
若属于上述“新证据”范畴,当事人可以提交。法院会先审查证据是否符合“新证据”条件,若符合,应组织质证。
当探讨一审新的证据是否可以在法庭提供时,有诸多要点值得关注。若有新证据,它可能影响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判决结果。但提交新证据需遵循一定规则和程序,并非随意就能呈上法
没有了!